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2024年地热发电成本下降16%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最新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显示,全球地热发电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下降了16%,从每千瓦时0.072美元降至0.060美元。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这一数字接近于2022年的每千瓦时0.059美元,并且处在过去5年平均LCOE每千瓦时0.059美元至0.075美元的范围内。
图:按技术和项目规模划分的地热发电项目的LCOE,2010-2024年(来源:IRENA)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地热发电的加权平均LCOE高于水电(每千瓦时0.057美元)、太阳能光伏(每千瓦时0.043美元)和陆地风电(每千瓦时0.034美元),但仍低于聚光太阳能发电(CSP)(每千瓦时0.092美元)、生物质能(每千瓦时0.087美元)和海上风电(每千瓦时0.079美元)的LCOE。
较低的部署率导致每年的数值波动
截至2024年底,全球地热发电装机容量为16,873兆瓦。全年新增装机容量总计389兆瓦,其中新西兰的Tauhara二期电厂新增装机容量最大,达到174兆瓦。
在2024年,印度尼西亚的LCOE最高,为每千瓦时0.090美元,最低为土耳其的每千瓦时0.033美元。全球加权平均LCOE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Tauhara二期项目带来的新西兰地热发电总安装成本的降低。
鉴于地热系统在不同市场和地质条件下各自的独特性质,地热发电并不具有与陆上风电或太阳能光伏相同的标准化成本结构。地热发电项目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受热储质量的影响,直接决定了与钻井(包括井的深度和数量)和电厂技术相关的成本。地热项目还具有非常不同的风险特征,除非进行资本密集型钻探,否则无法确定资源质量。
图:2022-2024年选定国家地热发电成本与性能走势(来源:IRENA)
上图简洁地展示了这一趋势,不同地区的地热发电LCOE和总安装成本(TIC)差异显著。印度尼西亚的资本成本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是由于大规模的钻井和勘探活动所致。土耳其的下降也很明显,但在分析这一趋势时必须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特别是当所有数据都以美元表示时。
LCOE趋势与TIC趋势紧密相关。然而,地热项目的运营和维护(O&M)成本也可能很高,尤其是为了保持较高的产能系统(CF)而进行补充钻井时。对于在2024年投入运行的项目,运维成本设定是每年每千瓦125美元;对于在2010年至2023年间部署的项目,设定是每年每千瓦110美元。
由于每年投入运行的地热发电设施数量很少,TIC和LCOE趋势往往出现大幅波动。这使得分析全球趋势变得复杂,并可能产生误导。因此,有必要更仔细地研究影响开发成本的地方和区域因素。
地热发电的平均产能系统在2024年达到了88%,这仍然是相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最大优势之一,与2023年相比这一数字还上升了7%。
图:2024年,新投入运行的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全球加权平均LCOE降低和产能系统(来源:IRENA)
自2010年以来,地热发电的平均产能系统一直具有竞争力,其值在77%到88%之间。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地热发电设施全年均可运行,且不受天气条件或昼夜周期的影响。但由于资源质量、热储动态和经济因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产能系统仍存在一些差异。
技术趋势带来了乐观前景
随着所谓“下一代”技术的出现,人们对地热能的发展前景充满乐观。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和先进地热系统(AGS)正努力在传统地热方法认为不可行的地区和区域使地热发电成为可能。超高温地热寻求通过利用更热的资源来提高地热井的生产力。这些开创性的方法也可以作为降低钻井成本和提高激发效果的试验平台。
此外,还有将地热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的尝试,有可能充当诸如太阳能和风能这类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储能装置。
地热行业仍在期待下一代技术的商业化应用,Fervo能源公司和Eavor技术公司是其中领先的公司。持续的创新和政府支持是实现这些技术潜力的关键因素。
可再生能源整体突破的一年
总体而言,2024年是可再生能源的突破之年,新增容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82吉瓦。太阳能光伏在这一激增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占全球新增总容量的77.8%。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占据了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的61.2%,以及风电新增装机的69.4%。
图:2023-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加权平均LCOE(来源:IRENA)
尽管到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量达到了4442吉瓦,但这仍然远低于在COP28上达成的到2030年达到11000吉瓦以上的目标。地热能发电的增长在2024年几乎恒定。新兴市场(如加勒比海和加那利群岛)正在开展的工作、太平洋和东非地区的持续增长,以及技术创新(包括超高温地热和深钻技术)正在为未来几年的指数级增长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