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行业资讯

智慧“碳”索:打造碳中和示范学校

科技减碳:构建“近零碳校园

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小学通过科技手段改造用能端,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为建设“近零碳校园”奠定基础。学校建设了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年发电量达6 4万千瓦·时,不仅满足自用,余电还可上网;引入空气源热泵技术替代传统燃气供暖,节能效率达3 0%~5 0%。此外,学校打造了 1 6个碳中和数字化应用场景,每个应用场景均成为低碳教育课程资源,实现“一景一课” 模式,让学生在科技实践中感受低碳生活的魅力。

 

教育减碳:课程与实践并重

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小学开发了丰富的低碳课程体系,包括科普课程、校本课程和实践课程。科普课程通过低碳知识宣传、绘画和小制作活动,普及环保理念;校本课程涵盖全员参与的每周一课、动手操作的社团课程以及校外实践活动,如植树节海林场实践、 天普新能源公司参观等。暑假期间,学校还组织师生前往山东东营开展精品社团实践,深化学生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碳币”评价:激发低碳行动力

为激励师生践行低碳行为,北京大兴区第八小学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了“碳币” 评价软件,模拟碳交易机制。通过校园能源平台,将碳排放总量分配到各班,学生可通过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减碳行为获取“碳币”,并在“点石成金屋”兑换奖励。“碳币”可在校园、班级内进行“碳交易”。完成特定任务的学生与班级还将分别获得“低碳小达人”“低碳先锋班”称号。

 

学校研制了“3R+N”课程[减排课程 (r e d u c e)垃圾分类、“光盘行动” 再次利用(r e u s e):旧物交换;重新利用 (recycle):变废为宝],制定了《小学生日常低碳行为规范》,将低碳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促进学生低碳行为习惯的养成。

 

课题引领:推动低碳教育发展

北京大兴区第八小学高度重视科研在低碳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目前学校主持研究的碳中和课题已达4个。学校积极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低碳教育研究与实践。 学校与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共同升级碳中和课程与教材;与北京印刷学院合作开展储能实践研究。2024年六五环境日当天, 学校正式发布《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小学低碳教育白皮书(2023年度)》,系统总结了低碳教育实践经验。

 

在区域协作方面,学校牵头成立了大兴区碳中和大中小幼一体化联盟,该联盟由5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4所高校、1家企业和1家指导机构共56家单位组成,形成了“点线面结合、高中低组合”的协同发展格局。其中, 北京市大兴区第六小学作为区级碳中和试点学校,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学校先后参与了北京能源学会《低碳中小学创建指南》 和北京教科院《北京市低碳学校创建标准(中小学)》的编写工作,为区域低碳教育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成效显著:引领低碳教育新风尚

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小学的碳中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低碳教育新风尚。学校承办了北京市中小学绿色低碳教育现场会, 并作为特邀展点参与北京市小学生运动会低碳场景展示。2024年,学校应邀参加G20峰会基础教育对话和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大会;2025年,学校荣获国际生态学校绿旗, 2名在校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小学低碳教育创新实践引领低碳教育新风尚,为全国中小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碳中和学校”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