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地热温泉看懂温泉旅游:从怎么开到怎么赚,一篇说透新业态
一、市场大盘:热起来的 “泡汤经济”
现在的温泉旅游早已不是 “老干部专属”,而是成了全民追捧的消费热点。温泉旅游是以温泉资源为核心载体,融合了养生、度假、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旅游业态。它已从早期的单一疗养功能,演变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2025 年整个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200 亿元,要是算上温泉酒店这类细分领域,规模能达到 3000 亿元级别。这股热度背后有三大推手:
1. 政策托底:国家《“十四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把康养旅游当作重点,地方还出了真金白银的奖励,比如福州给五星级温泉酒店发 100 万元补贴;
2. 消费升级:中高收入群体愿意为 “健康放松” 买单,18-35 岁的年轻人占比已经超过一半,银发族消费增速更是高达 21.4%;
3. 资源红利:云南、广东这些地方天生带 “泉”,光洱源县就有 56 处泉点,牛街乡一天能采 2 万立方米热水。从地域上看,华东、华南、西南形成了 “核心三角”,广东、浙江、四川的新增投资占了一半以上。长三角 “1 小时度假圈” 的高端温泉酒店,一晚卖 1200 元还能保持 75% 的入住率,而云南腾冲单地一年就能接待 800 万人次。

二、核心业态:“温泉 +” 玩出的新花样
单纯泡汤早就满足不了需求了,现在流行 “温泉 + N” 的融合模式,把单一资源变成复合体验。市面上最成功的有三种玩法:
1. 景区型:大而全的度假综合体
这类项目走“规模效应” 路线,某度假村占地 1000 亩的 4A 景区,露天温泉能同时容纳上万人,还搞 “一房一汤池” 的私密体验。为了留住游客,他们把康养、文化、美食全打包:药浴池配中医理疗,非遗体验搭温泉煮蛋,2024 年接待了 60 万人次,2025 年前 8 个月营收就超 3300 万元。这种模式的关键是 “延长停留时间”,把 “一日游” 变成 “过夜游”。
2. 乡村型:有烟火气的旅居生活
乡村温泉走的是 “差异化” 路线,靠 “接地气” 打动人。某村以前是空心村,后来盘活 16 院闲置农房,改成带温泉的小院,飞檐老瓦保留着乡土味,屋里却有现代化软装。村口还设了免费温泉池,村民和游客坐在一起唠嗑,这种 “融入日常” 的感觉特别受欢迎,每天能吸引 300 多人来体验。某乡更绝,温泉直接融进生活,村民用温泉水洗衣做饭,沿街的温泉酒店成了秋冬疗养的热门地,热泉真成了村民的 “钱袋子”。
3. 康养型:精准定位的疗愈目的地
这类项目抓准 “健康需求”,走 “小而精” 路线。有项目通过温泉,搞 “1+N” 疗休养模式,配了温泉康疗中心和健康步道,还融入民俗,直接评上了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每年接待上百个疗休养团队。现在康养类产品在温泉项目中的占比已经升到 35%,成了核心盈利点。
三、现实挑战:热市场里的冷难题
别看表面热闹,温泉旅游的 “坑” 可不少,很多项目熬不过三年,主要卡在三个坎上:
1. 季节魔咒:淡季闲得 “晒太阳”
这是行业最头疼的问题。北方温泉酒店冬季营收占比超 60%,到了夏天入住率能跌到 40% 以下,湖北咸宁有些酒店淡季接待量直接砍半。更浪费的是,地热资源利用率还不到 40%,很多热水用一次就排掉,既费钱又不环保。
2. 同质化:大家都长 “一张脸”
全国 70% 以上的温泉项目还停留在 “温泉 + 住宿” 的老套路,设施长得差不多,服务也没差异,最后只能打价格战。有些地方的平均房价比 2019 年降了 12%,中小酒店日子尤其难过 ——2024 年前十大连锁品牌市占率已经达到 38%,未来还会更高。
3. 合规压力:资源保护的 “紧箍咒”
温泉水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在管得越来越严。开采要拿采矿权,水质要符合新国标,广东还要求必须建回灌设施,不然就罚款吊销执照。很多老项目要花 500 多万元升级水质才能达标,环保技术投入更是不小。

四、破局方向:未来要靠 “精运营” 取胜
想在温泉行业站稳脚跟,不能再靠 “吃资源老本”,得转向 “运营创价值”。头部企业已经趟出了三条路:
1. 业态混搭破解淡旺季
冬天卖温泉,夏天开水世界,全年搞营地活动,硬是把夏季营收做到反超旺季,非住宿收入占比从 28% 提到 45%。亲子乐园、研学基地、夜间市集都是不错的搭配,能把 “单季火” 变成 “全年旺”。
2. 数字化降本增效
智能系统不是噱头,是真能省钱。物联网温控能让地热利用率提升 20%,动态定价模型能让客房收益涨 18%,会员管理系统能把复购率拉到 52%。中小项目不用贪大求全,先搞 OTA 精准投放和能耗监控,就能降 10%-15% 的成本。
3. 资源保护性开发
现在政策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与其被动整改不如主动布局。玛御谷把用过的尾水回收浇花、做景观,水资源利用率超 90%;还有企业拿 LEED 绿色认证,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贷款利息还能低 1.2-1.8 个百分点。
五、结语:热泉里的长期主义
温泉旅游的下半场,拼的不是 “有没有泉”,而是 “把泉用得好不好”。成功的项目都抓住了两个核心:一是把自然资源变成可体验的生活场景,二是用合规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五年,那些能破解季节难题、做出差异化、守好环保底线的项目,才能在这千亿市场里真正站稳脚跟。

上一篇 > 承德温泉产业的创新探索与未来发展
下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