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物探

区域物探的概念

  【航空物探】航空磁测:省内航空磁测始于1957年,迄今1∶20万—1∶10万航磁普查已覆盖全省,其中蚌埠、霍邱及铜陵、芜湖等地进行了1∶5万详查,见图 27、表48。工作部门主要 是地质部、冶金工业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省地质物探队于1979年编制了1∶100万安徽省航空磁测工作程度图和1∶50 万安徽省航空磁测(⑽T)异常平面图。 1985年省地质矿产局编制了1∶50万安徽省航空物探(包括航空磁测和航空放射性测量)研究程度图。
 
  通过航空磁测,发现了著名的郯庐断裂(1957),尔后又利用航磁 解释成果确定了宿北、肥中、磨子潭、江南等一系列深断裂构造,长江沿岸发现2条异常群带,除提出两岸有一区域性断裂带通过外,还明显反映了中基性和中酸性岩体的存在,为铁、铜、硫等矿产提供了找矿信息。同时,全省圈定出航磁异常1129个,验证的 218个异常中见矿者156个。霍邱周集、庐江罗河、和县雍镇等大中型铁矿,均为航空磁 测首先发现异常。 航空放射性测量:一般与航空磁测同时进行。1958—1975年,由地质部、第二机械工业部航测队完成。工作比例尺以1∶20万、1∶10万为主,沿江及祁门—休宁、绩溪— 歙县等地,作了1∶5万和1∶2. 5万详测。
 
  【地面物探】 区域地面物探主要针对找煤、石油、岩盐等,方法以重力、电法、磁法、地震为主。工作部署于淮南、淮北广大地区和桐城—潜山、南陵、郎溪、休宁等中新生代盆地。工作比例尺多数是1∶20万—1∶10万,次为1∶5万。 地面磁法测量:建国后,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部门,在省内广泛开展了地面磁测,现将主要工作单位和地区列出。
 
  放射性测量:省地质局区调队1959—1979年间,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同时,已完成全省基岩区放射性测量,共55625平方公里(省境边缘部分由苏、浙、赣、鄂、豫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完成)。70年代中期,配合1∶5万区域地质调查,陆续于沿江地带进行同比例尺放射性测量,现已完成巢县、矾山,将军庙、义津桥、枞阳、汤沟、怀宁、殷家汇、戴家汇、慈湖镇、小丹阳等11个图幅,工作面积1796平方公里。 区域地面物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1979年省地质局物探队编制了1∶100万安徽省区域重力工作程度图和1∶50万安徽省布伽重力异常平面图。1984年区调队编制了1∶ 50万安徽省放射性矿产图和放射性矿产分布规律图。省地矿局于1985年主编了1∶50 万安徽省区域物化探研究程度图。通过重力、电法、地震勘探,查明了两淮煤田构造特征、含煤盆地范围和储煤构造;确定了界首—阜阳断裂以北的含油远景区,合肥盆地为找油重点区,天长地区是找油远景区;1953—1985年,仅地质系统共发现各类异常2816个,其中磁异常1186,电法异常724,重力异常110。经检查验证的850个异常中,见矿者44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