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调查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测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首先记录日期、天气情况,下述情况一般都应观察、记录、描述:地层、标志层、化石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内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曲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劈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岩溶现象、滑坡崩塌等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地或其他地貌接线。
  (一)基岩地层岩性观察与描述
  1.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
  一般包括: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和构造、产状、节理、裂隙、充填物、蚀变、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2.沉积岩
  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石。对碎屑岩类,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成分、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结核等。对泥质岩类,应着重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构造、泥化现象等。对碳酸盐岩类,应着重研究化学成分、结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如鲕状结构、竹叶状结构、斑点状构造及缝合线等)、层面特征及可溶性与岩溶现象等。
  3.火成岩
  必须注意调查其成因类型、产状、规模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对侵人体,应注意研究其与围岩间的穿插和接触关系,接触带特征(包括白变质现象、围岩的接触变质和机械
  破碎等情况);所处的构造部位及原牛裂隙和岩脉等情况.对喷出岩,应注意研究其喷出或溢流形式;岩性、岩相的分异变化规律;原生或次生构造(气孔状、杏仁状、流绞状或枕状构造等),原生裂隙、捕虏体、韵律、层序及与沉积岩的相互系等。
  4.变质岩
  应注意研究其成因分类(正变质或副变质)、变质类型(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变质程度和划分变质带;恢复原岩性质与层序。着重观察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原岩矿物与变质矿物)、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和破裂结构等)、构造(包括变质构造和原岩的残崩构造);分析矿物的共生组合和交代关系。特别注意片理、劈理以及小型褶皱等细微构造和原岩层理的区别。
  (二)地质构造观察与描述
  1.褶皱
  位置(包括空间位置和与其他构造相互间的位置)、规模、沿走向的变化规律和倾伏情况;褶皱的形态特征(两翼岩层和轴面的产状、枢纽起伏情况等)、类型、组成岩层的相变、时代和特征;两翼岩层的厚度变化及低序次构造特征以及褶皱的组合形式等。
  2.断裂
  位置、规模、产状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特征;构造破碎带的构造岩种类、特征(角砾的粒度、排列情况、胶结类型和程度、溶蚀现象及风化特征)及破碎带和破碎影响带的宽度;判定断层的两盘相对错动方向、构造间的组合关系,并分析与地下水活动的关系。
  3.裂隙
  统计裂隙点的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裂隙的分布、宽度、产状、延伸情况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质:裂隙面的形态特征、风化情况;各组裂隙的发育程度、切割关系力学性质和转变情况,并注意裂隙的透水性。裂隙统计应力求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进行,其面积不应小于Im xlm。
  4.劈理和片理
  空间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分、分布规模、产状、性质等。
  (三)第四纪地层观察与描述
  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中,对第四纪地层的露头应详细观察描述,内容包括:地层的颜色、岩性、岩相、结构与构造特征、特殊夹层、各层间的接触关系、所含化石及露头点所处的地貌部分等。
  1.颜色
  注意原生与次生、干与湿、水平与垂直方向的颜色变化及特殊色、色带、色斑的过渡和混染情况,特别是一个地区主要沉积物的主要色序。描述时,一般副色在前,主色在后。特殊颜色最好用常见物品的颜色来形容,如栗色、砖红、瓦灰、藕荷色等。
  2.岩性
  1)砾石类。砾石的成分、粒径(最大、最小、一般)、分选性、磨圆度(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形状、表面擦痕、风化程度等。估计砾石的各种岩石成分、粒度、磨圆度等的相对含量;测定砾石的长轴方向与长轴轴面产状,以供绘制砾石扁平面极点分布图或玫瑰花图,帮助判断物质来源、搬运动力与距离,为确定成因类型和地层的相对年代提供依据。
  2)砂类。砂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粒度、磨圆度、级配,压密程度和湿度状况,次生矿物成分及胶结状况f胶结物成分与胶结性状),加酸起泡程度,重矿物含量及其富集部位等。并给予野外定名。
  3)土类。于、湿时的物理状况,特殊成因土的特殊现象(如黄土的大孔隙性,泥炭的气味、腐烂程度,淤泥的矿物含量等)。
  3.结构与构造
  详细观察并描述地层剖面的结构特征(如冲积层的二元结构,洪积层的相变和透镜体夹层,残积层与基岩的过渡关系等)及土的结构与均一程度,碎屑混入物的成分(应特别注意“泥砾”现象),砂的松散和胶结状况(胶结程度、胶结物种类及胶结类型)以及砾石的排列方向等。对层理或层面的类型、产状,以及孑L隙、生物构造特征等均应详细观察描述。
  4.特殊夹层
  地层中的含矿层(石膏夹层或石膏散晶、软锰矿、芒硝、盐晶等)、泥炭层、淤泥层、结核层、纹泥层、胶结砂层及古土壤层等在地层剖面中的位置与特征。对结核与包裹体,应分别描述其颜色、成分(加酸起泡程度等)、形状(大小、形态和表面特征)、内部结构与构造(层状、同心圆状、斑状、块状、坚硬、松散等)、散布状况、与围岩的过渡关系(明显的、渐变的)以及伴生情况与侵染情况等。
  5.化石
  产出层位、名称(野外不易定名时,可简单指出大类,如蚌类、平螺等)、数量、形态大小、保存状况、石化程度、分布状况等。
  6.各层接触关系与岩相变化
  接触类型(冲刷接触、明显接触、突变接触或逐渐过渡)与特征,界面上有无冲刷痕迹和砾石。对突变接触,应注意观察是沉积条件的改变还是长期沉积间断。选取地层出露较全的露头点进行分层描述与地层厚度的测量,并注意观察岩性与厚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标准层的分布。
  此外,对第四系露头点所处的地貌部位与地貌形态特征,应作观察描述,必要时进行拍照、录像或素描。对砂层中的土块或土层中的砂包等现象亦应作较详细的描述。
  (四)地貌观察与描述
  地貌的观察与描述应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紧密配合,着重观察研究与地下水富集有关或由地下水活动引起的地貌现象。
  1.基本地貌单元
  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的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岭的高度及破坏情况,地形高差、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并分析确定其成因类型。
  2.河谷地貌的调查
  谷底和河床纵向坡度变化情况,各地段横剖面的形态、切割深度及谷坡的形状(凸坡、凹坡、直坡、阶梯坡等)、坡度、高度和组成物质,谷底和河床宽度以及植被情况等。
  3.河流阶地的调查
  阶地的级数及其高程,阶地的形态特征(长、宽、坡向、坡度;阶面的相对高度和起伏情况以及切割程度等),阶地的地质结构(组成物质,有无基座及基座的层位、岩性,堆积物的岩性、厚度及成因类型)及其在纵横方向上的变化情况,阶地的性质及组合形式。
  4.冲沟的调查
  位置(所在的地貌单元和地貌部位)、密度与分布情况,规模及形态特征,冲沟发育地段的岩性、构造、风化程度、沟壁情况及沟底堆积物的性质和厚度等。沟口堆积物特征,洪积扇的分布、形态特征(长、宽、坡向、坡度;起伏情况和切割程度等)及其组合情况;
  5.微地貌的调查
  所处地貌部位和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与地下水富集和地下水作用的关系。
  6.岩石风化的调查
  风化层的分布、形态和厚度,岩石的风化颜色、性质和颗粒组成的改变以及次生、风化矿物的出现情况,岩石的风化破碎程度和岩体结构、构造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