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水文地质供水水文地质基本问题
  需要回答:有含水层吗?什么岩性?在什么位置?
  和周围非含水层的接触关系(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是怎样循环的?
  富水性及分布
  富水性分级:在相同井型结构、降深条件下,单井涌水量数值区间分级。
  地下水资源量:在一个水文年内,各种形式补给(进入)含水层的水量之和(万方/年或亿方/年)。各种补给量及系数的确定方法,参见《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和《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  地表水资源量(参照对比):在一个水文年内,河流的总径流量(万方/年或亿方/年)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地下水储量,分B、C、D级)
  (针对推荐的或存在的集水建筑物类型与布局,在五项约束条件下,可采出多少?)
  允许开采量: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结合具体的取水方案,评价允许开采量大小。
  允许开采量定义为:在整个开采期间内
  ⑴集水建筑物水量不会减少(或虽减少,但开采量能满足要求);
  ⑵动水位不超过设定数值范围(间接体现开采技术条件与运行成本);
  ⑶水质不恶化,水质、水温变化在容许范围内;
  ⑷不影响已建水源地或其它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不发生危害性的环境地质现象;
  ⑸开采方案技术经济条件合理。  地下水水质及其评价  天然(或开采前、现状条件下)地下水水质,开(扩)采后水质变化趋势。
		上一篇 > 有效探查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论述
下一篇 > 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