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公司新闻

全国土地日:我校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为目标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热能新闻网讯:为纪念第32个全国土地日,迎接我校70周年校庆,6月18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湖北省土地学会,共同举办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土地政策创新”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0余位土地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围绕耕地保护、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议题作主旨报告和点评,500余位同行在线上线下一同参与学术交流。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胡守庚主持开幕式。


土地日:中国地质大学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为目标 -地大热能


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李炜、校党委副书记唐辉明分别于线上、线下致欢迎辞。《中国土地科学》执行主编王庆日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术魁教授,分别主持上午和下午的学术研讨。


李炜表示,如何在有效保护耕地、合理规划国土空间的同时,发挥土地资源的特性与价值,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唐辉明表示,土地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要素保障和政策制度供给,如何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和创新土地政策,推进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益,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大命题。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周建春解读了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提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严格按照耕地保护优先序划好“三区三线”,通过村庄规划落实好乡村振兴的每一项用地安排。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张安录解答了政府应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提出应建立跨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机制缓解国土空间的非均衡性。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规划领域总师贾克敬通过详细对比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禀赋差异,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全面实施国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集聚高效开发的建议。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黄贤金以国际视野分析了我国城乡差距问题,提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应重视农民生产力效应,探索将农村土地价值植入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冯淑怡从产权公共域理论出发,通过理论假说和实践检验,阐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可行性,提出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浙江大学教授靳相木针对建设用地供给向城市倾斜等问题,探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传统“申请—审批”制度、直接入市制度的法律内涵和“跨轨”适用的可行性。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健认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是城乡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的实现要适应城乡融合发展、共享共富的要求,建立有利于均衡发展、主体公平、实施高效的建设用地制度。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朱道林教授阐述了如何平衡防止耕地“非粮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提出要合理引导土地流转费水平、引导并监管资本下乡、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坚守农村农业功能、精准落实种粮补贴等。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荣教授表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振兴存在协同效应,他使用原型法和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等寻找可复制的自然资源治理制度模式,为推动土地制度创新提供了新视角。


胡守庚教授剖析了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其运行机制,以促进耕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提出了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箱。


本次研讨会,依托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唐健教授主持的《共享理念下的新型城乡建设用地制度体系构建研究》和胡守庚教授主持的《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研究》两个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