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供暖

地热能正“燃燃”升起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系统推进的关键时期,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地大热能地热开发研究人员看来,地热资源应在今后大气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预计地热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对应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的目标。
  地热能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具有清洁环保、用途广泛、稳定性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不受季节、气候、昼夜变化等因素干扰。

  地大热能专家称,地热在我国能源发展中具有“三大突出贡献”。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按照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测算,届时地热占比将达到1.5%,比目前的0.5%,提高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对应“十三五规划地热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和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对降低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碳强度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雾霾治理方面,根据《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测算,采暖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分别是电厂锅炉的4倍、4倍和2.5倍,散煤直燃的污染排放量是工业燃煤的十几倍。相对于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替代的是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突出。
  也正基于上述背景,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京津冀地区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展地热的主阵地。根据国家《地热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京津冀将新增地热供暖制冷面积3.1亿平方米,到2020年,累计实现地热供暖制冷面积4.4亿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12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460万吨。

  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已形成年利用地热供暖制冷面积1.3亿平方米,实现年替代标煤3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80万吨。以地热开发标杆——“雄县模式”的诞生地河北省为例,其地热可开采资源量达50亿吨标准煤,总量居全国第二位。
  我国地热直接利用世界首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地热能的开发利用。2012年6月,国家能源局依托中石化新星公司组建了国家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研究及应用技术推广中心。2013年,国家能源局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2014年2月,国家能源局在河北雄县召开了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会,通过总结“雄县模式”,在全国部署推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2014年7月,能源局会同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组织编制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的通知。

  目前,中国地热开发利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列技术,整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还培育涌现出了以地大热能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领先、实力过硬的地热开发利用企业。”在孙永福看来,中国地热发展已经取得了全方位的成绩。
  资料显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我国已形成资源勘查与评价、钻井成井工艺、尾水回灌梯级利用、高效运营、保温与换热、防腐防垢等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很好地指导了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实践。

  地大热能作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高科技企业,积极顺应新能源时代对于地热能城市建筑供暖方面的需求,依靠自身强大的地热勘察地热钻井技术实力,一流地热能供暖开发团队,在地热能供暖行业,积极为新开发的城镇地产提供地热能供暖系统的一站式服务,用绿色环保新能源为地产行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创造更多更持久的经济收益与生态价值。